中国建筑业发展趋势:“严冬”陪伴 bim或改变建筑业-bobty登录入口

发布时间:2017-07-29编辑:未知

  从建筑行业各子行业近年的收入增速可看出,投资的不景气对建筑企业的负面影响十分明显。传统业务快速下沉已经引起企业家的重视,在这样的情况下,建筑企业未来转型与改革是必然趋势。展望2017年,行业继续面临下行压力,顶层方案设计、技术推进、行业标准制定、企业转型升级仍将成为热点。

  趋势一:建筑业严冬持续

  2016年前三季度全国建筑业总产值为125792亿元,与上年同期相比,仅增长6.7%,增速继续放缓。全国建筑业房屋建筑施工面积107.8亿平方米,同比仅增长1.6%。民间资本投资断崖式下跌,1-11月,民间投资仅增长2.9%,7、8月份,一度跌至2.1%。行业增速放缓,市场剧变,农民工面临失业困境;企业间竞争日趋白热化,“垫资”、“杀价”“无底线承诺”等等无所不用其极;许多国企经济效益增长很缓慢甚至是负增长;一大批市场经营质量低下、内部管理不善的企业开始“裸泳”,“破产潮”如影随形,建筑业冬天还将持续。

  趋势二:基建投资加大马力

  统计局数据显示,2016年1-11月,我国固定资产累计投资近59亿,据中国社会科学院发布的《经济蓝皮书》预测,2017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将达67.1万亿元,同比增长8.9%。2016年年末基建更是大发力,仅10月14日至11月14日30天之间,国家层面共批复了17项交通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总投资额达3536.3亿元。跨入2017年,全国新一轮的投资又将启动。近日各省市开始公布2017年投资规划,业内专家表示,今年我国固定资产投资增速预计保持在8%左右,基建将继续成为稳定投资及稳增长的主要力量,整体规模预计在16万亿元。

  趋势三:ppp仍是基建推进利器

  2016年12月26日,国家发改委、证监会联合推动ppp项目资产证券化融资方案,ppp模式更加优化。目前,财政部、发改委官方发布的ppp项目已经超过15万亿。随着ppp模式的持续优化,落地进程加快,2017年仍将是ppp推进大年。在基建大潮中,ppp模式仍将担当利器角色。对于施工企业而言,面对建筑市场的严冬,转型升级,成为投资的重要一员,积极投入ppp“浪潮”,以投资拉动施工,是企业生存发展的重要战略选择。由于政府和金融机构都对大央企、大国企偏爱有加,民营企业成了ppp热潮的旁观者。

  趋势四:企业资质标准淡化

  简化建筑业企业资质标准部分指标,淡化企业资质成为政府指导工作的重要趋势。2016年10月14日,住建部印发《简化建筑业企业资质标准部分指标的通知》,为构建以企业资质、个人执业资格、信用档案及信息公开相结合的市场准入和市场监管方式奠定了基础。11月24日,住建部发出《“对取消8个工程设计专项资质征求意见”的函》,要求取消建筑业、勘察设计、工程监理企业资质。简化企业资质,有利于降低企业维护成本,倒逼企业实施规范化管理,或终结挂靠行为。2017,继续简化企业资质标准,优化和完善建筑业市场环境仍将是相关主管部门的重要工作。

  趋势五:营改增倒逼规范化管理

  2016年2月22日,住建部发布了《关于做好建筑业营改增建设工程计价依据调整准备工作的通知》,明确建筑业的增值税税率拟为11%。3月18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了全面推开营改增试点方案,明确自5月1日起,全面推开营改增试点,将建筑业、房地产业、金融业、生活服务业纳入试点范围。根据12月27日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联合召开的营改增媒体吹风会披露的信息,5-11月四大行业共减税1105亿。

  营改增涉及建筑企业经营模式、组织架构、投标、采购、合同管理、财务管理等方方面面,“信息流、资金流、合同流、物流”四流合一对企业的精细化管理要求到了极致,倒逼建企加强精细化管理。“营改增”甚至可能终结建筑业挂靠行为,对建企而言,必须强化规范化管理,提升建筑材料、设备、分包商等渠道、价格信息的透明度,更加规范管理企业供应商、分包商,以提高管理效率,降低管理成本,应对营改增带来的挑战。

  趋势六:建筑工业化艰难前行

  2014年以来,建筑工业化的发展迎来政策蜜月期,屡次获中央、地方政策支持。然而,由于缺乏统一标准,尚未形成产业链,相关配套政策不够完善,企业创新能力不足,业务运营系统不强,成本偏高,无法应对个性化定制和大规模工程实施等原因,工业化建筑在我国总体规模和占比仍较低,目前,装配式建筑在新建建筑面积中的比例不足5%,中央政策要求力争在2020年达到新建建筑20%-30%水平的建筑工业化之路道阻且长。进入冬天,全国雾霾再起,作为影响最大的行业之一,2017年,建筑工业化必将加大发展力度。

  趋势七:国企改革继续深入

  2016年,建筑业国企改革试点遍地开花,中国中铁开展内部重组,中国铁建进行分拆上市,中国中冶要求提质增效,安徽水利选择整体上市,中国能建采用股权激励,上海建工实行员工持股。2017年,伴随政府工作的强力推进,“国企改革”进程仍将不断加速。随着市场竞争日趋激烈,行业进入下行通道,ppp项目落地问题日渐突出等问题不断出现,国企的优势将会维持多久,还需经受住时间的考验。改革重组走向资本市场后,国企需要依靠自己的实力才能获得竞争优势,专注于自身核心竞争力的提高,或许才是建筑业国企的成功之道。

  趋势八:民企续推转型升级

  供给侧改革挤压行业内多余产能,中小企业传统业务能力正在遭受种种考验,加上市场进入存量竞争时代,行业整体需求相对偏弱,许多民营建企业绩明显下滑,刺激转型需求。2016,民营施工企业面对“没有项目马上死,先接项目熬半冬”极其无奈的境地,不得不纷纷开启转型升级,推行新技术,拥抱互联网 ,试水ppp,积极“走出去”,更有甚者投身资本市场,开始跨界转型。2017,面对寒冬,大型民营建企可依托已有资源,打造设计-施工-运营一体化的企业竞争力;中型民营建企望聚焦细分领域,形成差异化竞争优势;微小型建企则要聚焦产品、价值链,在提升服务方面下功夫。

  趋势九:bim改变建筑业

  bim技术具备了解决工程项目的管理问题和技术问题的革命性的变革能力。作为工程行业最核心的大数据技术,bim能真正解决复杂工程的大数据创建、管理和共享应用等问题,在数据、技术和协同管理三大层面,提供了革命性项目管理手段。尤其是bim与互联网的结合,将大型工程的海量数据、可视化工程3d和4d图形在广域网方便共享、协同和应用,将给建筑业带来重大影响,在大数据时代,提升信息透明化,提高精细化、低碳化管理水平,加快工业化进程,从而改变建筑业。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