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景现场 张华:老河湾纪实事——现代之后的双修之路-bobty登录入口

发布时间:2017-11-19编辑:未知

11月19日,2017年第七届艾景奖国际园林景观规划设计大会进入到第二天的议程,会上进行了十余场的演讲。北京纳墨园林规划有限公司设计总监张华发表演讲《老河湾纪实事——现代之后的双修之路》以下是现场报道。

北京纳墨园林景观规划设计有限公司设计总监 张华

张华:谢谢主持人,各位嘉宾大家好,我今天带来的主题是老河湾纪事,现代之后的双修之路。这次大会的议题主要围绕的是城市、城镇、乡村,谈的是更新,谈的是传承,谈双休谈人居。前面诸位嘉宾都已经从不同的角度阐述了各自鲜明的观点,我本人受益匪浅,对于城市更新和人居环境的构建,我们也有这样的观察。随着社会的发展,中国都市大都处于现代主义美学的浸泡之下,现代主义之下的城市更新,忽略了城市生态格局的完整性,割裂了城市历史文脉的延续性。当下,中国社会的逆城市化发展趋势已逐渐显现。

这是我们的城市,会场的所在地,美丽的山城重庆,这分别是巴黎、曼哈顿、西安、深圳,随着科技的发展,世界范围之内无论是古都还是新城,大多被现代主义所攻克了。通过建筑和城市空间,现代主义美学倾向逐渐融入到都市工作中的每一个角落,这样的美学倾向与我们身边事物的功能形式、结构、材料等等这些技术语言紧密的交织着。这造就了我们现代生活中的各种惊喜、怪诞、甚至是离奇,蓦然回首,看看我们曾经的城市,每一个建筑和街巷保留了这座城市的性格、温度。现在我们已经寻不到儿时的记忆,千百年的积淀。某个角度讲所谓的现代主义特征,一个隐约的推理来源于设计师和某个现代技术的绑定,比如说钢、玻璃、异性结构等等,甚至在美国大片中的钢铁侠。在这之间的助推下,天才的设计师和现代技术的绑定,成就了大师,也推动了行业的技术革命。正是在这样的成功效应,让业界变得躁动不安了。在设计师生硬的模仿和缺乏自我约束的放纵一下,越来越多的建筑和城市空间变得雷同,功能缺失,生态脆弱,文脉消逝。与此同时,广大的偏远落后地区,这种技术和经济绑定的现代性,更不具有可操作性。

随着仁厚的迁移,城与乡的空间,环境及其他社会资源必将形成新的配置格局。未来,在城与乡未来的增量建设和存量更新,是否存在这样一种方式,既可以摆脱技术与经济条件的依赖,又能做到对生态和文化要素的修复和保育呢。

下面结合我们的一个项目,来谈谈我们对上述观点的思考和实践。说到老河湾,可能每个人心中都会有这样的一个所在,可能是我们家乡而时记忆里的河湾,或者是现实生活中我们每天都会走过的河湾,而今天我提到的是我们在项目中遇到的这样一个河湾。这就是我要给大家讲述的老河湾,位于古都大同的东南,说起这条老河湾已经没有人记得它最初的样子和它最初的名字,老被人说顺流而下便可以达到一条大河,根据史料的记载东汉时期这里已经有了漕运的粮船和商业活动。至今这片区域还保留众多的物质和非物质的遗存。

这是我们根据清代的记载,绘制的一副图,我们所说的老河湾就在这里。时至今日,河流已经改道了,河湾也已经废弃。而眼前的老河湾就像一条龙,静静的蜿蜒着,河岸两岸的地形地貌都很复杂。广袤的荒草上,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到几经干涸的河床,河床内仍有大小不一的浅水,被茂盛的芦苇荡包裹着。清风徐徐,蛙声阵阵,水鸟、野兔,都在这里宣示着生机。这就是眼前的老河湾了。

其实这个项目的命题不是河道治理,而是一个康养小镇的景观规划。项目的一期用地4500亩,而老河湾贯穿了项目用地,这个项目的前身是一个高尔夫别墅区,停止了好几年了,目前有新的公司和运营公司介入,希望对项目重新定位并且加以盘活。而在我们看来,盘活这个项目首先就得盘活它的生态和文化,为了盘活生态和文化,我们借鉴了这样几个概念,比如说生态廊道加上遗产廊道的概念,还有反规划的概念。对于生态廊道,首先是借助现代河道形成的这条蓝带,是天然的一条廊道,这条绿带则是围绕生态用地设定的交通环线,构成了一个闭环的人工廊道,蓝带和绿带共同构成主要的线形脉络,共同连接了空间分布上一些生态板块和景观单元,加强生态系统的整体性和关联性。也就是说生态用地当中的河流、琥珀、道路、花海等等,共同构成了项目的生态廊道的体系,点线面的景观布局方式增加了生态区内的景观多样性。

对于遗产廊道,从概念上强调的是串联单个节点,具有一定意义的线形文化景观,人与自然相互关联,并可以成为现代生活的一部分,事实上,眼前的老河湾貌似仅仅是一个景观符号,随着河流的水利交通灌溉等功能的消亡,老河湾背后的故事、习俗以及曾经的繁盛都已被淡忘了。我们通过对地域性的生产、生活方式的挖掘和活化,把文化结合休闲游憩等等功能,形成活化的体系。在这里还借鉴了一个概念,就是反规划,是与通常的城市规划方法相反,舍弃了人口性质布局这样的一个配置方式,优先强调生态和文化的延续和发展,反规划的思维把生命土地的完整性和地域景观的真实性看作是城市发展的基础,关注自然生机与历史人文在发展过程当中的真实,以此作为条件对开发建设加以限制。

有了上述几个理念的支撑,项目明确了生态的规划思路,就是依托场地的自然形态,将老河湾两岸2200亩的地划为生态用地,并将其保持为连贯的完整的一个生态机制。采用生态治理生态的方式,从湿地的治理修复入手,修复生态环境,营造生态的多样性,保留场地的记忆,确保场地自然生态系统的原真性。

说起来把这样一段三公里左右的老河湾提到生态廊道的高度,把一个几乎没有物质依存的老河湾提到遗产廊道的高度,我们希望项目以完整的生态用地,完备的生态修复,增进和生物多样性的营造,构成大同盆地重要的板块,为社会做出示范。

这个项目的规划设计我们从景观生态学的角度,把景观格局作为生态基础设施,以维护自然、生命和人文的连续性和完整性为前提,构建人和土地的和谐关系,通过对土壤与水质的改良,造就了鸟类、鱼类、昆虫等等,增加生物多样性,在此基础上规划以低影响作为这样的一个实施策略,以此对开发建设进行约束,确保生态和文脉在项目发展当中的核心位置。

强调尊重自然环境和本土文化特征,处于对原神态的尊重,我们的规划设计极大的依托了河流、草地这样的自然资源,场地间的地形道路水系植被尽量保留原有的形态。对于新增的建筑,道路活动场地等必要的人气空间,规划将其均衡的纳入了景观的图,并且形成了生态和功能等这样的网络分层,同时对体量、尺度、形态、色彩、材质等等各方面做出了必要的限制。规划以连贯完整的生态机制,确保区域内生命系统的完整性,湿地岛屿都留给了鸟类,水体留给了鱼虾青蛙。规划对建设与人的活动限定出了沿河的边界,就是人工对自然的扰动降到最低。

低影响,实现城市雨水的收集自然净化,就近利用或者是回补地下水,构建弹性生态水系统,这项技术的应用是我们对场地生态性的尊重。也是为本地海绵城市体系的建立和实施做出的示范和准备。作为低技术应当是涵盖了材料与记忆的范畴,我们在项目当中就大量使用了野花野草,以及便捷的搭建方式。以传统记忆来抗衡先进的技术,这是现代主义的时代,无疑是一个积极的抗争。结合自身的实践,我们认为所谓的低技术应当就是一个相对的概念,比如在一些民间长期闲置或者是流失的传统记忆,由于只有少数的匠人能掌握,反而成为了当前的一些高技术。对于这项技术的挖掘和应用,对应着较高的成本和较长的时间周期,所以我们提倡和采用的低技术就是本土材料和简单便捷已操作的工艺应用,这样的低技术对应着低成本。

从生活方式上来看,本地区隶属大同,大兴安岭一路向西,来到这片富饶的土地,有农牧文明向农耕文明转型,这也是项目所在地的城市化开端。当代的人们无论是居家还是休闲渡假,又将目光投向了环境更为宜人的乡村城镇,折射出中国普遍存在的一城区划发展的趋势。这副作品描绘的是中国古代的栖居旧罗,可以说千年以来在道法自然,天然合一的哲学关下,生活美学下的指导建设,成就了这样的生与土地的宜居环境。四合院,中国人居记录中的一个空间关系,承载的是具有中国的情感和社交的关系。中国现存最古老的四合院就在打通,使得邻里合院的生活方式成为该地区的文化烙印。

在老河湾项目中,我们期望与原生态的自然环境承载新型的生活方式,规划设计中我们按照地脉文脉人脉这样的逻辑关系,对应项目中的资源、产品、市场,以原生态的自然环境作为基础资源升级,以文化的活化形成产品的吸引力和附加值。以新型的生活方式创新市场需求,以达成项目经济与社会效益的最大化和可持续。另外自然和文化景观的资源以及功能服务的均衡布局和开放共享,也是这个新型社区重要的内涵。

现代之后,换句话说,对技术美学和经济美学的反思以后,都市人群已有了回归诗意栖居的强烈意愿,现代性应该更多地运用到功能,服务与舒适度的提升上,以充分满足现代人的行为需求。现代以后我们将面临更多的挑战,也会有更多的选择,可以预见的是低技术与高技术,低成本与高投资,保持原真与追逐现代,在未来所有的这些都会因为世界的多元而长期存在,并行不悖。对于行业和设计师来讲“未来已来,唯变不变”。

谢谢大家,我的演讲到此结束,感谢聆听!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