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林特色小镇之争:不仅有高颜值,还要有高业绩-bobty登录入口

发布时间:2018-05-02编辑:未知

森林小镇以森林资源为依托,以生态发展为导向,正在成为人们逃离大城市,躲避雾霾和交通拥堵的重要选择。

然而,什么样的小镇才算是森林小镇?森林小镇应该具备哪些特质?

不仅有高颜值,还要有高业绩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经济发展研究中心改革研究室主任张升认为,“特色小镇”本应具有特色形态、特色产业、特色功能和特色机制,不仅有高颜值,还要有高业绩。以小联大,以小见大,以小博大。应当是“依托森林,融入森林”,先有森林生态系统,再有其他。

发展中国论坛学术委员会委员、浙江财经大学教授倪建伟则认为,森林小镇是森林资源丰富、森林特质显著,以绿色做底色、产业绘彩色、文化添成色的“产、城、人、文”有机融合的创新创业平台。

发展中国论坛秘书长庞波介绍,去年,发展中国论坛曾组织专家对浙江、广东、江西、吉林、广西5省区的19个森林小镇进行了实地调研。调研发现,大多森林小镇建设主打生态旅游项目,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带动了住宿、饮食、特产销售等一系列相关产业的发展,但观光旅游有其特定的带动期,小镇只会在旺季有较高的收入,想要长时间维持发展热度,必须发展其他副业。一些林场或地区都以发展旅游业来实现森林资源的转化,进行产业的转型,整个规划过程耗费了大量的资金,且回报周期普遍较长。

比如,某森林小镇虽然在薰衣草开花季节吸引游客效应明显,但是特定季节一过,热度便难以维持,这就导致森林资源的多重功能尚未完全发挥。产业过于单一化,长远发展就有待考量。

“产业是经济的支撑,只有发展好产业,才能保障森林小镇建设的长远、健康、可持续发展。”倪建伟认为,中国森林小镇的进一步发展仍面临诸多问题与挑战。这些挑战包括森林多重功能尚未有效发挥、森林特色凝练与打造有待加强、与林场改革结合度不够、土地制度难以适应林区或泛林区建设用地需求、人力资源与人才缺乏无法适应森林小镇建设需求等。

应防止特色小镇“千镇一面”

特色产业是特色小镇发展的核心,特色文化是森林小镇的“灵魂”。倪建伟说,国家与地方有关特色小镇培育政策中,均对特色产业做出了要求。

但学者们在调研中发现,各地特色小镇在建设热潮中形成了“一拥而上”“遍地开花”的快速发展态势,出现了“千镇一面、缺乏特色”的现象。而作为特色小镇一部分的森林小镇,同样也面临着小镇特色产业不鲜明的问题。

现有森林小镇缺乏对文化的开发尚不到位。倪建伟介绍,一方面,小镇文化挖掘没有充分联系历史人物与历史背景,没有以当地历史文化为依托,形成自身独特的文化内涵,从而导致小镇无特色文化或特色文化不鲜明的情况,难以给游客留下深刻的印象;另一方面,小镇特色的表现力尚有待加强。一些小镇的文化主要集中体现在建筑遗址上,未能充分拓展到饮食、风俗等日常近距离体验领域,从而难以形成紧密的多层次文化氛围。

调研中,学者们还发现一个更加值得重视的问题,“森林小镇作为国有林场改革工作的试点项目,可以为国有林场改革提供新思路和新方法。但目前森林小镇建设与林场改革结合度不够。”

在林场改革中,国有林场需要对“办社会”职能进行剥离,场办学校、场办医务室和承担的其他社区功能逐步从林场中剥离出来,绝大部分要移交给当地政府承办和管理,人员要进行建制划转,场内事业编制需要进行缩减。如何妥善安置下岗职工,促使他们再就业成为林场改革过程中一个棘手的问题。

但在一些森林小镇,下岗职工“内部消化”不到位,下岗职工安置、再就业问题依然突出。另外,建设用地问题由于牵扯面广,矛盾不容易解决,已成为制约林区以及森林小镇建设和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倪建伟介绍,从调研情况来看,一些林场虽然完全符合“森林小镇”建设条件,但是由于建设用地划拨不到位,推进进程受到严重阻碍。土地划拨审批十分严格,且经调整的土地需要交纳一笔土地出让金,这无疑大大加重了林场的经济负担以及建设“森林小镇”的积极性。

发展中国论坛学术委员会为此建议,森林小镇建设应紧紧围绕“美丽中国”建设的战略目标,在国家和区域总体指导安排下,充分考量如何充分发挥各地建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充分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决定性作用,高标准定位,高起点规划,高质量建设。

该委员会还建议森林小镇利用ppp模式进行项目开发,或通过项目融资,比如产品支付、融资租赁、bot融资、abs融资等,创新融资模式。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