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裔建筑大师贝聿铭逝世 享年102岁-bobty登录入口

发布时间:2019-05-17编辑:未知

 据美媒报道,5月16日,著名华裔建筑师贝聿铭( ieoh ming pei)去世,享年102岁。贝聿铭1983年获得建筑界最高荣誉普利兹克奖,被誉为“现代主义建筑的最后大师”。

  贝聿铭祖籍苏州,1917年4月26日出生于广州。“聿铭”寓有光明之意。而贝聿铭做建筑的理念,也是“让光线来做设计”、“建筑是对阳光下的各种体量的精确的、正确的和卓越的处理。”

  贝聿铭以中华文化为根,学贯中西,参与设计、改造的著名建筑有100多处,不少都是世界性地标,作品遍布世界四大洲。法国巴黎罗浮宫的玻璃金字塔、美国国家艺廊东厢、香港中银大厦、苏州博物馆都是贝聿铭的作品

  “富过15代的家族”

  贝聿铭是苏州望族之后,在苏州知名园林狮子林里度过了一段童年时光。

  他出生那一年,叔祖贝润生花费80万银元买下狮子林,花巨资修缮,供家族之用。

  贝聿铭所在的贝氏家族被媒体称为“可能是中国唯一富过15代的家族”。这个家族于明代中叶迁居苏州,是当时“苏州四富”之一。家族持续兴旺,叔祖贝润生是“颜料大王”,父亲贝祖诒则是知名银行家,曾任南京国民政府中央银行总裁。

  童年时代的贝聿铭在狮子林里度过寒暑假,中国古典园林成了他最初的建筑启蒙。“创意是人类的巧手和自然的共同结晶,这是我从苏州园林中学到的。”后来功成名就的贝聿铭如是说。

  求学美国 崭露头角

  1935年,打算系统学习建筑的贝聿铭,登上了远赴美国的邮船。

  最开始,他进入宾夕法尼亚大学建筑系,不久后“嫌弃”宾大当时在“常青藤”高校联盟中排名最低,便用了两周时间,转学到麻省理工学院。

  1940年,贝聿铭以优异的成绩毕业,获得了美国建筑师协会的奖项。毕业后,他本已准备回国。但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他加入美国空军,服役三年。

  兵役结束后,他坚持继续求学,进入哈佛研究生设计学院攻读硕士学位。他追随瓦尔特·格罗皮乌斯(walter gropius)和马塞尔·布劳耶(marcel lajos breuer)。

  瓦尔特·格罗皮乌斯,是现代主义建筑学派的倡导人和奠基人,他将建筑与相关学科融合、注重合理性的观念深深影响了贝聿铭。

  马塞尔·布劳耶,是国际式建筑最有影响的建筑师之一,对光有着浓厚的兴趣。受他影响,贝聿铭将光视为设计建筑时最先考虑的问题之一,也因此获得了“光线魔术师”的美誉。

  1948年,31岁的贝聿铭离开安静的校园,从他居住的波士顿剑桥小镇(cambridge)来到大城市纽约。

  贝聿铭加盟房地产开发商,担任建筑研究部主任。这成为贝聿铭人生轨迹转变的一个节点。

  贝聿铭从设计公寓起步。战后庞大的需求,让他承接了无数城市规划、居民房的工程。特别是他在费城设计的三层社会公寓,因为既有建筑美感又经济实用,深受工薪阶层的欢迎。

  后来,贝聿铭的设计对象逐步转向公共建筑。

  1964年,贝聿铭获得肯尼迪图书馆的设计权。这是他从美国一流设计师路易斯·康、密斯手里赢下的案子。

  获胜秘诀,就在于贝聿铭的细心。

  当时,肯尼迪夫人杰奎琳亲自对三名候选人进行了考察,名气最大的密斯漫不经心,抽着雪茄不紧不慢地和她对话;路易·康穿着不修边幅,办公室也是乱糟糟的。

  贝聿铭却细心研究了杰奎琳的喜好。得知杰奎琳很在意别人的仪表、对她的尊重程度,贝聿铭重新布置了事务所,屋内摆满了白玫瑰、人人衣着正式得体。

  凭借饱含热情的讲解、外交家般的谈吐和略带神秘的东方贵族气质,贝聿铭获得了肯尼迪图书馆的设计权。

  他所设计的肯尼迪图书馆,被公认为美国建筑史上最佳杰作之一。美国建筑界因此宣布1979年是“贝聿铭年”,并授予他该年度的美国建筑学院金质奖章。

  1981年,法国推出巴黎卢浮宫重建计划,时任总统弗朗索瓦 密特朗邀请全球15位知名博物馆馆长推荐设计师,13位馆长不约而同地推荐了贝聿铭。

  1983年,经过两年深思熟虑的密特朗,把这一消息正式对外发布,这也是法国唯一一项没有通过竞争就直接指定建筑师来设计的国家工程。

  消息一出,极大地刺激了法国人,几乎全法国都反对,这也让贝聿铭承受了史无前例的压力

  贝聿铭的儿子回忆:“当时法国人真是目瞪口呆,甚至恼羞成怒,大叫怎么叫一个华人来修我们最重要的建筑,贝聿铭会毁了巴黎。”

  然而,贝聿铭不愿意妥协。

  他保证说,自己来自拥有古老文明的中国,一定会尊重法国的传统,并自信地公布了自己以玻璃金字塔入口为代表的改建工程设计图。

  经过4年施工,1988年3月,时任法国总统密特朗在金字塔内,授予贝聿铭最高荣誉勋章。

  “根在中国,倍感荣幸”

  1978年,贝聿铭应邀回到中国,希望他为城市规划和建设提供咨询。

  贝聿铭设计了北京香山饭店、香港中国银行、中国驻美国大使馆等项目。

  特别是香港中银,当年,父亲贝祖贻一手开办了香港中国银行,又由贝聿铭负责设计重建。他要赋予香港中银大厦以“中国人的雄心”,让大厦成为中国的象征之一。

  当在国外被问及是哪里人时,贝聿铭总是这样回答:“我来自中国苏州。”

  2002年,85岁高龄的他,再度出山为故乡苏州设计了苏州博物馆新馆。这座坐落于贝聿铭故乡的建筑,集贝氏现代主义几何美学与苏州古典园林神韵与一身,与贝聿铭儿时经常玩耍的私家园林狮子林,仅一墙之隔。

  在开馆仪式上,他说:“我73年前离开中国,但根在中国、在苏州。这个博物馆新馆,就是我对家乡的一点小小贡献,有生之年还能有机会,为故乡留下一个纪念,我倍感感恩荣幸。”

  “华人之光”当之无愧

  对在美华人而言,贝聿铭则始终是一个骄傲的存在,是领着大家一起往上打的开路先锋和元老。

  1980年代末,贝聿铭总在现实中感到美国社会对中国的偏见,甚至歧视,与他交好的大提琴家、华人马友友也被类似问题困扰:“美国记者居然会问我中国人是不是还抽大烟,简直是天方夜谭。”

  于是,他们产生一个想法——把在美国的杰出华人联合起来,面向美国主流社会发出中国人的声音,而且付诸行动,成立了百人会。

  如今,百人会已拥有会员超过150人,成为中美及两岸交流沟通的重要纽带与桥梁,成员均为在各自领域取得卓越成就的美籍华人领袖。

  就在今年3月份,贝聿铭与台积电创办人张忠谋,一同获选美国百人会(committee of 100)终身成就奖。

  贝老,一路走好!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