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空间视角下历史街区微空间活力重塑途径研究-bobty登录入口

2020-07-25 作者:未知 来源:未知 浏览: 180 次

摘 要:随着城市更新大规模兴起,城市中大拆大建的热浪也正影响着历史街区微空间原有的社会空间特征,其固有的文化精髓也正随着社会空间关系的变更逐渐丧失原真性。

本文旨在从历史街区微空间的社会空间视角的角度,在历史街区微空间中引入“社区乡愁”营造模式,并基于历史街区微空间的社会空间的物质环境、社会文化两大活力影响因素,提出重构“邻里—文化”、重拾“空间—记忆”、重塑“场所—精神”三大社区乡愁营造策略,实现历史街区微空间具有历史记忆延续性、地域文脉传承性、邻里空间共享性的三大目标,从而促进历史街区微空间的社会关系原真性的恢复,社会空间特征保持稳定,最终实现其活力重塑。

关键词:城市更新、历史街区微空间、社会空间、社区乡愁、活力重塑

十八大新型城镇化中对村庄规划的指导中提出“望得见山水,记得住乡愁。”“乡愁”作为一个情感化的符号被引入田园景观的设计中,在乡村原本山水地貌、青山绿水的物质基础上,情感符号的引入为重新拾起田园景观最为纯朴、原真的乡土记忆,重塑田园社会关系、社会空间提供了新思路。

反观当今钢筋混凝土浇筑的城市中,人口密度和建筑密度的急剧增长不仅使得城市中产生大量的“失落空间”,同时城市的社会关系、社会空间特征也正悄无声息的发生变异,城市,逐渐繁荣却又逐渐失去原有的归属感,令人愈发感到陌生,因此,从社会公共视角、情感归属角度来看,不仅仅田园景观需要“乡愁”,城市乃至城市微空间景观也同样需要情感化的赋予,需要“乡愁”的引入。

历史街区作为城市公共空间的一部分,历史街区微空间则以小尺度、高密度的特点存在其中,有其独特的社会关系属性、空间特征,尽管当前对历史街区的保护改造已由昔日“推土机”式到现今的“小规模”、“渐进式”,但是街区中“失落空间”的增加仍然是对当前整个历史街区的文脉传承,风貌塑造构成了公共危机。

通过知网的检索,不难发现,关于历史街区保护与更新为主题的研究体系已经较为全面、成熟,而针对历史街区微空间的研究则不足五篇,且研究角度单一,体系尚未形成。因此,在社会公共视角下,将“社区乡愁”模式引入历史街区微空间,从情感化的角度重塑历史街区微空间的活力,具有一定的实践意义。

研究技术路线(如图1)

(图1 研究技术路线)

一、 历史街区微空间定义及境遇

(一)历史街区微空间的定义

  “微空间”从尺度界定而言,小尺度、高密度是其外在特征,从社会空间属性而言,“微空间”是一种与人关系最为密切的一种空间类型。

所谓“微空间”不仅涉及那些需要更新的个人生活空间,触及一系列与公共生活相关的空间,这些空间并不以单一空间形式和固定尺度存在,而是微观层次的城市公共空间[1]。

 “历史街区微空间”是历史街区中的细胞单元,从其社会空间视角方面来看,“历史街区微空间”是一种以街巷构成其社会活动发生的核心场所,以街巷、院落、建筑构成微型化空间的基本单元,是一种带有居民空间属性特征的微型公共社区空间。

(二)历史街区微空间的境遇

  当前历史街区更新改造处于“微更新”的模式背景下,“微更新”是城市更新理念发展下的分支,城市更新表面上是城市物质环境与功能的调整,但实质是社会经济与空间的重组过程[2]。

历史街区微空间在这一背景下,其社会空间关系发生了异化,

邻里关系的改变、文脉标识的模糊、地域特色的同质化作为当下历史街区微空间的境遇,也同时影响着历史街区微空间的活力(如图2)。

图2 历史街区微空间活力影响因素间关系(各因素相互制约)

1) 街区产业转型,传统邻里渐失

历史街区微空间随着街区产业结构转型,商业业态的引入为街区微空间带来经济效益的同时也吸引着外来人口的游览、居住,而历史街区微空间中原有居民却又不断外迁,造成了街区传统邻里关系的改变(如图3),街区间社会关系以及产生的情感效益也发生了变异,街区看似繁荣,实则渐失情感,一个个充满经济活力却又缺少情感交流的历史街区微空间正在慢慢兴起。

图 3历史街区微空间人口比例的变更

2)城市更新兴起,文脉标识模糊

乡村田园之中,一草一木,一瓦一砂,都承载着亘古至今传承千年的乡土记忆,而城市景观中,尺度宜人的街道和广场上矗立的历史构筑物和发生在这里的历史事件遗存,生动的以一种特殊的符号标识向人们诉说它的过往。

当城市更新的步伐加快,历史街区微空间中被历史印记雕刻的构筑物已经无法与周边耸立的高楼共生,推到重建、亦或是局部修缮,记叙历史的文脉标识模糊都无法还原其“原真性”,文脉标识是维系历史街区微空间邻里关系的纽带,其“原真性”的逝去也加速着街区微空间邻里关系的冷漠化。

3) 场所精神凋零,地域特色同质化

  历史街区不仅包括“有形文化”的建筑物及构筑物,还包括蕴含其中的“无形文化”和场所精神,诸如人们生活在该地段中形成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组织结构、风俗习惯等[3] (如表1)。

随着历史街区微空间邻里关系的改变,街区文脉标识的模糊,原有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风俗习惯等也随之改变,原有的场所精神也渐渐凋零,“千区一面”的现象已不足为奇,原有的地域特色也逐渐被千篇一律的新生文化风貌所同化。

编号

文化类型

内  容

当前发展情况

对场所精神的影响

a

有形文化

建筑物、构筑物

推到重建之风盛行、历史记忆模糊

削弱昔日场所精神的影响力

b

无形文化

价值观念、生活方式、风俗习惯

人口结构比例改变,传统风俗渐失

削弱昔日场所精神的影响力

表1 场所精神的文化类型及影响

二、 历史街区微空间的活力影响因素 

历史街区中,物质环境、社会文化为其两大活力影响因素,而历史街区微空间作为其组成部分,其活力同样受这两大因素制约,与较为宏观的整个历史街区相比,历史街区微空间的活力影响因素则有着更为细致的划分(如图4)。

图4 历史街区微空间的活力影响因素

(一) 物质环境因素

1) 街巷空间

 街巷的空间形态表达包括水平界面和垂直界面,水平界面是历史街区微空间中使用者各种行为活动发生的直接承载界面,街巷的水平界面中,道路的尺度、街道的连续性、地面铺砖是重要影响因素。垂直界面包括第一次轮廓线与第二次轮廓线[4](如图5)。

历史街区微空间从其社会空间视角来看,建筑内外界关系、高度、色彩、装饰构成了街区微空间的第一次轮廓线,而建筑的附属物、沿街设施、标识系统构成了街区微空间第二次轮廓线。

当前对于历史街区微空间而言,水平界面与垂直界面共同构成了街区微空间的人们的“空间感”、“场所感”,但是随着街区文脉标识模糊,场所精神凋零,地域特色同化的大环境背景下,从社会空间视角来说,昔日人们心目中的归属感,对街区的认同感也被冷漠的邻里关系、崭新却又模式的街区所取代,昔日的活力,渐渐遗失在寻常巷陌之中,化为了记忆。

图5 街巷空间的形态表达

2) 微空间功能

在传统的历史街区微空间中,其功能较为单一,缺乏功能多样性,简·雅各布斯提倡街区功能必须要多于一个,最好是多于两个。

社会空间视角下,居住功能性质的历史街区微空间占据主导地位,但因其功能单一,无法满足当前城市发展大背景下经济发展的需求,历史街区微空间也因此活力渐失。

(二) 社会文化因素

1) 人口构成

亘古至今,历史街区微空间中人口组成都是由原住居民、外来居民、商业经营者所构成,人口构成了历史街区微空间的社会关系网络,也形成了其特有的邻里空间关系,但是,产业结构的转型,街区能的多样化,城市更新的快速兴起,不仅改变了传统街区的人口构成比例,也间接改变了街区微空间原有的人地情感、社会关系网络。

2) 民俗活动 

民俗活动与居民生活息息相关,是民间艺术发展成长的沃土,也是历史街区微空间地域特质、文化特质的集中体现[5]。

人作为民俗活动的组织者,当人口结构改变、邻里空间关系和谐性,社会网络稳定性下降时,相应的民俗活动的发生率也随之降低,因而原有的街区活力氛围也不复存在。

三、 历史街区微空间活力重塑途径

从社会空间视角而言,街区微空间作为人地情感的纽带,也维系着历史街区微空间活力与当前境遇,形成一种命运共同体的关系。

物质环境、社会文化作为历史街区微空间中的活力影响因素,制约着其中邻里关系的稳定性、空间记忆的延续性、场所精神的地域性,反之,传统邻里消失、文脉标识模糊、地域特色同化也必将导则其活力的衰退,进而人们失去归属感,空间冷漠化,逐渐被遗忘,成为“失落空间”。

因此,从历史街区微空间的社会空间视角,人地情感的角度,寻找历史街区微空间的情感维系纽带,重新唤回微空间的活力是一条切实可行的新路径。

(一) “乡愁”引发历史街区微空间中“社区乡愁”的思考

在漫长的岁月中,不同的自然条件、人文地理、社会人文孕育出不同的城乡肌理,风貌特色。“乡愁”的产生即是基于这种地方生活习惯与自然事物节奏交织成的共同记忆[6]。

“乡愁”概念的植入,体现了人们对乡村文化的认同感,寄托了在外游子与在乡村民对家乡的情感归属。

尽管不同地区、地域的乡村景观存在着差异性,但是“乡愁”概念下,乡村的“山水.田.居”模式既是从描写乡村景观诗歌中提取的共同意象元素,也是表达了人们的一种情感归属,对家园、土地、自然的向往。

同理,纵观历史街区微空间当下境遇,从其社会空间视角来看,人地情感关系的冷漠化是导则其活力渐失最根本的社会因素。

与乡村景观相比,历史街区微空间虽然以小尺度的形式存在于整个街区,整个城市之中,但其特殊的文化内涵赋予了它不同于乡村景观的社会邻里、历史记忆、人文风貌,而现今因其活力的丧失导致的人们幸福感、归属感的失去不免是整个历史街区甚至是整个城市、国家的一种遗憾,由此可见不仅乡村景观需要“乡愁”,历史街区微空间中同样也急需“乡愁”情感的赋予。

因此,基于当前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以及乡愁”引入田园景观设计中取得的成果下,在历史街区微空间中引入“社区乡愁”营造模式。

(二) “社区乡愁”模式营造途径

乡村景观中,相关学者以“山水.田.居”作为乡愁的元并进行一系列措施营造,在此,根据当前历史街区微空间的境遇,提取“邻里—文化”、“空间—记忆”、“场所—精神”三大元素,进行历史街区微空间中“社区乡愁”模式的营建(如图6),从社会空间视角,人地情感角度,增加街区微空间的活力。

图6 “社区乡愁”元素及营造策略

 1)重构“邻里—文化”

人作为历史街区微空间中基本组成单元,构成了其邻里空间的社会关系网络。

邻里、文化一脉相传,互生共存,人作为文化传承的载体,是文脉之源头,文化乃是街区微空间中邻里空间、社会网络之根,因此邻里、文化相辅相成,密不可分。

1.1“融”与“荣”

社会发展至今,历史街区微空间中原有的人口比例也相应发生了改变,原住居民不断外迁,外来居民和商业经营者的比例不断增长,人口比例变化的背景下是带来原生文化与新兴文化的交融与碰撞,在文化多元化背景下,应该积极实现历史街区微空间中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共处,促进本地文化与外来文化间的相互融合,与时俱进,同时,在当前社会产业转型的背景下,历史街区微空间在发展文化产业的同时也应积极促进旅游业的发展,文旅结合刺激街区微空间的经济增长水平,实现新时期背景下,经济、文化的同步发展,以此促进人口交融、文化交融,实现人口繁荣、文化繁荣。

1.2“享”与“和”

随着十九大“共享”理念的提出,共享社会已被提到了发展日程中。

随着历史街区微空间中人口比例的改变,昔日的邻里关系、社会空间网络也发生改变。当下,为响应“共享社会”的理念,为稳定原有社会关系,应着力打造历史街区微空间的“邻里共享”的社会面貌,增强街巷居民间的情感交流,以此提升居民的归属感、幸福感,实现和谐微空间。

1.3“传”与“新”

文化是历史街区微空间中的灵魂,是其保持活力且经久不衰的重要源泉。

亘古至今,历史街区微空间文化中,以人为载体,以民俗活动为表现形式传承至今,已在代代相传的邻里空间中以特殊的符号存在。

“邻里共享”、“文旅结合”的理念也是在新时期环境下,人口比例改变背景下,原住居民的比例减少的境遇下,对渐渐失去的文化符号、民俗特色的传承,以邻里关系的和谐促进文化间的交流,强化文化认同感,以文旅产业形式的结合促进民俗活动的普及,而新旧文化的碰撞交融下,文化也在不断地传承,吐故纳新,以更加多样、多元化的符号扎根于历史街区微空间中,激发街区活力。

2)重拾“空间—记忆”

历史街区微空间中,具有年代感的建筑、构筑物、设施等用它们饱经风霜的面孔向我们诉说着空间的过往记忆,因此对建筑物、构筑物的处理是重拾空间记忆的必要措施。

历史街区微空间中不同形态的街巷空间作为承载空间记忆的脉络骨架,其连续性、可达性也是空间记忆保持连续可赏性的前提。

2.1“拆”与“修”

城市更新背景下,城市中掀起了,对与现代化建设相违背的建筑物、构筑物的大拆大建之风,却未曾想过这一措施下带来的是城市之中昔日城市记忆的瓦解。

在历史街区微空间中,为保存空间记忆,最大程度上保留建筑原真性,对损坏严重,无法较好复原并与街区微空间整体环境相比有失和谐的建筑、构筑物等,应当拆除,而对那些经过修复能够较好还原原貌的建筑、构筑物应妥善做好其复原工作,最大程度上还原其原真性,让其以诉说历史的骨骼之下,加之现代感的元素更好的向人们展示街区微空间的记忆,此外,在具有历史记忆的街巷转角处、小品设施上,也应增加对历史记忆解说的标识系统,用现代化的语言展示过去的风采。

2.2“慢”与“连”

从社会空间视角出发,历史街区微空间是以小尺度的街巷空间形式存在,为保留原有空间街道记忆,实施慢行道路系统规划策略,避免机动车与非机动车对历史街区小尺度街巷造成干扰,另一方面,慢行交通措施也更有利于人们在穿梭街区街巷的过程中细细品味沿街充满历史记忆的建筑特色、民俗文化。

在历史街区微空间中,为打造连续性的空间历史记忆,应妥善修复破损的街巷道路,保证道路形态的连续性。

2.3“整”与“延”

从全局出发,历史街区微空间是街区整体的一部分,也是整个城市中的微小单元,历史街区微空间中的具有历史记忆的建筑物、构筑物等在突出空间历史记忆的同时,也需与整个历史街区的历史风貌特色相统一,保持街区整体的历史记忆的完整性、延续性。

而历史街区微空间中,街巷的形态作为街区的骨架,不同的街区内街巷形态各异,各具特色,街巷的形态不仅作为承载街区微空间中各空间记忆的主体,也是街区微空间中记录历史记忆的建筑物、构筑物以及各种民俗活动,街区文化的载体,因此,保持街区微空间街巷的完整性、延续性不仅是对旧城空间形态的保护,同时也是对历史街区微空间中空间记忆以及历史文化积淀的延续。

1) 重塑“场所—精神”

凯文.林奇认为,道路、区域、边界、节点、标志是城市意向五要素,这五要素不仅适用于县城、社区,甚至小到一个房间[7]。

在历史街区微空间的设计中,对五要素的重新认知,不仅可以以新的视角领略空间风貌特色,也是从规划设计角度重塑街区微空间所特有的场所精神,突出场地地域性特征。

3.1“突”与“增”

在凯文.林奇书中写道标志物是以城市中的点状要素,是人们位居外部不进入的参照物,多以一些建筑物、招牌、店铺、山丘为要。

在历史街区微空间中,应当尽可能突出具有特殊标识的建筑物、构筑物、招牌、店铺,彰显街区风貌特色,增强街区可识别性特征。

节点,是城市中具有战略意义的要点,它可能是连续点,或者是交通线路的交叉点,城市结构的转折点、广场等。

对历史街区微空间而言,节点是寻常巷陌处的转角空间,也是历史建筑附属的停留空间等,历史街区微空间中,人们的活动分为必要性、选择性、社交性三种,必要性活动是人们每天都需要进行的活动,与周围的环境设施等条件并无太大关系,而选择性。

社交性活动发生的频率则与周围环境设施有密切关系,为了增加历史街区微空间中人们的停留时间,应增加街区微空间节点景观的营造,供人们进行休息、洽谈、观光等,以打造和谐微空间。

3.2“留”与“显”

“道路”与人的方向感密不可分,林奇认为人们习惯于去了解道路的起点和终点,想知道它从哪里并通向哪里,起点和终点清晰且知名的道路具有可识别性[8]。

历史街区微空间中,应保留道路骨架的完整性,保留旧城空间记忆,与此同时,其道路的起点终点处应给予可识别性的标识,让人们置身游线中清楚街区微空间街巷道路的起点和终点,增加道路的识别性。

林奇认为区域是观察者能够进入的相对大一些的范围,具有一定意义的普遍特征,边界是区域的线性形式,而区域没有特定的边界。

在历史街区微空间中“前区一面”的现象已不足为奇,各区域文脉风貌,历史印记已大同小异,失去原有特征,因此为了重塑街区微空间活力,应深度挖掘区域原有风貌特色、文化肌理等,最大程度上显示出该微空间中特征,避免“千区一面”现象。

四、 结语

历史街区微空间是城市的细胞单元,在社会空间视角下,从人地情感角度,在历史街区微空间中引入“社区乡愁”的营造策略,为即将演变成“失落空间”的微空间注入原有的归属感、幸福感、识别感、场所感,重塑昔日活力。

这种营造策略能够有效的实现城市的“微观改造、宏观把控”,也是响应当前城市更新背景下小规模、渐进式的“微更新”理念,实现历史街区中微空间的活力重塑,从而在触媒作用下,激活整个历史街区的微空间活力,共筑和谐邻里、共营稳定社会网络、共传街区文化、共留街区空间记忆、共塑街区场所精神,唤醒人们对整个历史街区的“社区乡愁”记忆,以更好发挥历史街区在整个城市中的文化核心作用。

 

参考文献:

[1]let's talk.城市微空间复兴实践[j].设计家,2016(03):8-13.

[2]谢涤湘,禇文华.城市更新背景下的博物馆发展策略研究[j].城市观察,2014(04):35-42.

[3]赵楠. 基于场所精神的历史街区景观设计研究[d].吉林农业大学,2018.

[4]杨宜同. 归属感视角下西安北院门历史街区公共空间更新策略[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6.

[5]郑祚仁,于红霞,王林.国内外历史街区微空间活力重塑比较研究[j].中外建筑,2016(08):43-45.

[6]陈家欢,陆琦.乡愁视角下乡村景观的营造策略[j].南方建筑,2018(01):88-93

[7]熊丹.浅谈城市意象在城市环境中的体现——以汉口为例[j].中外建筑,2012(06):78-79.

[8]朱晓. 基于虚拟现实实验的冀南传统村落空间寻路与认知研究[d].河北工程大学,2019

(注:论文所有图表均由作者自绘)

作者简介

谢双双/1994年生/女/安徽合肥人/安徽省合肥市蜀山区合肥工业大学建筑与艺术学院风景园林学专业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风景园林理论与设计

谢欢欢/1994年生/女/安徽合肥人/英国谢菲尔德大学景观学院景观研究专业在读硕士研究生